推荐等级:★★★★
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,我感觉自己被冒犯了。因为我也是毕业于二本学校,是一个二本学生。在二本之上,还有一本,还有 211、958,还有清北。二本,好像是本科学校的底层。
我毕业工作多年。虽然我也在连诸多 985 研究生也不一定能进去的互联网大公司工作,但学校就好像是一个不可见人的标签,永远贴在我的身上。学校,也是很多公司招聘,尤其是校招时,一道重要的门槛,好的学校就是加分项。甚至是在一线城市的应届生落户中,不同层次学校的毕业生,被分成不同等级的人才,有着不同的加分政策。
就像在书里说的那样,二本学校的学生,是中国最普遍人数最多的本科生群体。二本学校,也给了很多普通人进入大学,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机会。它在提升社会人才水平,提高本科率方面,有重要的作用。
不光是二本学生,实际上我们这代大学生,面临的市场化的就业情况,与前十年,前二十年的大学生们,已经逐渐不同。我们处在改革发展红利的尾巴上,毕业后面临了高房价、工作的激烈竞争。而在学校接受的教育,面对大学教育的心态,已经与前两代人有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短短十几年,让几代大学生的命运截然不同了。
而也是这短短十几年的变化,让我们年龄代际的划分,越来越短。不同人群间,难以相互理解沟通,代沟也越来越明显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弄明白。